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轉:過度解讀-林志昇[劉姍姍事件]

過度解讀
as an Over-reading
 
有關"treaty"之涵意如下:
1. A treaty is an express agreement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entered into by actors in international law, namely sovereign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2. A treaty may also be known as an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protocol, covenant, convention or exchange of letters, among other terms.
3. Regardless of terminology, all of these forms of agreements are,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equally considered treaties and the rules are the same.
綜合以上敘述,可知:「無論是『條約(treaty)或是協定(agreement)』,就名稱而言,是視場合而有所不同;然就功能而言,並無不同,皆是在國際社會中,國家或組織之間相互約束之法律文件。
負責偵辦「流亡中國人劉姍姍案」的「外籍勞工契約詐欺案」之美國法官Robert E. Larsen,於2011年11月16日所簽發之「拘留命令(Detention Order)」中,提及:「The Government stated that Defendant was not an E-1 diplomat, but had an E-1 visa pursuant to a treaty.」
美國政府稱:被告並非E-1外交官,而是依照一個條約,有E-1簽證。

針對上句中所提及之「條約(treaty)」,依照原意,追究如下:

1. 美國國防部是依舊金山和平條約第23條(a),和台灣治理當局成份中之「中國軍事占領當局」成立代理關係。
依代理法原則,中國軍事占領當局應是以「美國軍事政府」名義,核發「旅行證件(Travel Document)」予被占領方之本土台灣人。因此,在該架構內,一方面,有美國國防部系統之台灣美國軍政府,並無美國國務院系統之美國在台協會;另一方 面,是有中國軍事占領當局,無中華民國流亡政府。因此,中華民國流亡政府駐美外交官,不可能依舊金山和平條約取得美國在台協會所核發之E-1簽證。

2. 美國國務院是依台灣關係法,和台灣治理當局成份中之「中華民國流亡政府外交部」建立外交關係。

1980年10月2日,中華民國流亡政府外交部轄下之北美事務協調會,和美國國務院轄下之美國在台協會,簽署「特權、免稅暨豁免協定 (Agreement on Privileges, Exemptions and Immunities Between the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nd the Coordination Council for North American Affairs)」。足以證明:「包括劉姍姍之任何『中華民國流亡政府外交部』轄下北美事務協調會之駐美代表,皆是依該「協定(agreement)」取 得美國在台協會所核發之E-1簽證。」

美國法官只是將本案有關「特權、免稅暨豁免協定(agreement)」口誤為「條約(treaty)」,將其聯想為舊金山和平條約是過度解讀,無 必要。依本土台灣人過去控訴美國政府所得到之經驗可知,在美國政府總是以「政治信條(political doctrine)」迴避訴訟形勢下,美國法官並無詮釋舊金山和平條約之空間。因此,美國法官應不致於主動提起舊金山和平條約。本土台灣人對美國法官並無 需有特別期待,台灣的命運不能完全仰賴美國法官。

作者:林 志昇(武林 志昇˙林 峯弘)
福爾摩沙法理建國會 執行長
2011/11/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